欢迎访问会知网—教育招生考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

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(样卷)

时间:2023-12-09作者:会知网


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(样卷)

(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)

考生注意: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,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

一、积累与运用(17分)

1.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、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
A.朗润(rùn) 哺育(bǔ) 悄然(qiāo) 前扑后继(pū)

B.闲暇(xiá) 霎时(shà) 欺侮(wǔ) 潜滋暗长(qián)

C.忌讳(huì) 云宵(xiāo) 推崇(cóng) 无精打采(cǎi)

D.惩戒(chěng) 忧戚(qī) 恳切(kěn) 消声匿迹(xiāo)

2.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( )( 2 分 )

放学后,孩子们小心地绕过庄稼,踩在嘎吱作响的松果和杉木叶上,他们嬉笑着,追逐着。傍晚,远山_____,炊烟______云里。一个小男孩__________地唱起自编的歌谣。一只金龟子爬到他手上,他顺从地让它爬上胳膊,然后微微倾斜手臂,引它爬回叶子。_______孩子们在,诗意就可以诞生在任何时刻。

A. 绵长 飘进 心不在焉 只要

B. 连绵 飞进 漫不经心 只有

C. 绵长 飞进 心不在焉 只有

D. 连绵 飘进 漫不经心 只要

3.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
①篆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华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,它与汉字起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。②篆刻的实物——印章是中华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。③经过数千年的演进,使金石篆刻的实用功能开始淡化,逐渐升华为一门独立的艺术。④篆刻艺术通过镌刻的方法,在方寸之间追求着分朱布白的精雅趣味。

A.“历史与文明”“实用功能”“镌刻的方法”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。

B.句①中的“它”指代的内容是“上古时代华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”。

C.“金石篆刻就是由中国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。”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。

D.句③是病句,修改方法是把“经过数千年的演进”中“的演进”删掉。

4. 文学、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(5分)

(1)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
A.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这句诗出自课文《我爱这土地》。作者艾青,原名蒋正涵,代表作有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等。

B.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,“尊君”尊称对方的父亲,是敬辞,“家君”谦称自己的父亲,是谦辞。“贵庚”“奉陪”是敬辞,“见教”“小女”是谦辞。

C.在《朝花夕拾》中,《五猖会》《父亲的病》都提到了父亲,但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同。前者表达对父亲的无奈与厌烦,后者表达对父亲的关心和同情。

D.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的保尔从小就个性倔强、敢想敢做、嫉恶如仇。他敢在上流社会的聚会中痛打阿尔焦姆,也敢把烟末儿撒在神父家的发面里。

(2)名著阅读(3分)

角色一(愤怒地)你以为,因为我穷、低微、不美、矮小,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?你想错了!——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,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!

角色二(哄劝地)师父在马上正行,叫声徒弟,我不曾听见,沙僧又推耳聋。师父就想起你来,说我们不济,说你还是个聪明伶俐之人,常时声叫声应,问一答十。因这般想你,专专教我来请你的,万望你去走走,一则不孤他仰望之心,二来也不负我远来之意。

角色三(深情地)孩子啊,你要记着,当你长大了,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,你要面对红旗回答—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,为保卫红旗而战,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。

学校举行话剧展演,导演对前来应征的演员提出了以下问题:①这三个角色,你想扮演哪一个,他叫什么名字?②这段台词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?③依据台词说说你对这个角色的认识。

如果你是应征者,你会如何作答?

5.古诗文默写(6分)

(1)蒹葭萋萋,________。(《诗经·蒹葭》)

(2)________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(晏殊《浣溪沙》)

(3)大雪三日,________。(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)

(4)________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(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)

(5)当我们面临困境时,陆游《游山西村》中的“________,________”告诉我们:坚持下去,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,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。

二、古诗文阅读(17分)

(一)阅读下面两首诗,完成6题。(3分)

【甲】钱塘湖春行

唐·白居易
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
【乙】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

宋·林逋

底处②凭阑思眇③然,孤山塔后阁西偏。阴沉画轴林间寺,零落棋枰④葑上田。

秋景有时飞独鸟,夕阳无事起寒烟。迟留更爱吾庐近,只待重来看雪天。

【注释】①端上人房:端上人,名端的和尚;房,僧舍。②底处:何处。③眇:通“渺”,远。④棋枰:棋盘。⑤葑(fèng)上田:古代一种以木作架的水田。

6.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3分)

A.两诗借景抒情,甲诗以万物复苏之景写游玩之乐,乙诗以秋日夕暮之境写恬淡之心。

B.甲诗颔联中“争暖树”“啄春泥”表现了莺飞燕舞的动态美,展现出早春生命的美好。

C.乙诗颔联从静态着笔,以“画轴”“棋枰”为喻,描绘出了一幅优美明丽的秋景图。

D.两诗尾联直接抒情,“行不足”“待重来”表达两位诗人对所见之景的欣赏和留恋

(二)阅读下面选文,完成7-10题。(14分)

【甲】于是入朝见威王,曰:“臣诚知不如徐公美。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今齐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宫妇左右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莫不畏王,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: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。”

王曰:“善。”乃下令:“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”令初下,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;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;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

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。

(节选自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【乙】贞观十四年,太宗以高昌①平,召侍臣赐宴于两仪殿,谓房玄龄曰:“高昌若不失臣礼,岂至灭亡?朕平此一国,甚怀危惧,惟当戒骄逸以自防,纳忠謇°以自正。黜邪佞,用贤良,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,以此慎守,庶几于获安也。”魏徵进曰:“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,必自戒慎,采刍莞之议,从忠说③之言。天下既安,则恣情肆欲,甘乐谄谀,恶闻正谏。张子房⑤,汉王计画之臣,及高祖为天子,将废嫡立庶,子房曰:‘今日之事,非口舌所能争也。’终不敢复有开说。况陛下功德之盛,以汉祖方“之,彼不足准”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。屡以安危系意,方欲纳用忠良,开直言之路,天下幸甚。”太宗深嘉纳之。

(节选自《贞观政要》,有删减)

【注释】①高昌:西域国名。②謇(jiǎn):忠诚,正直。③刍莞(chúráo):割草打柴的人,草野之人。④忠说(dǎng):忠诚正直的人。⑤张子房:名良,汉封留侯。⑥方:比拟,比方。⑦准:衡量,比照。⑧殄(tiǎn):断绝,灭绝。

7.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 3 分 )

A.皆以美于徐公 策之不以其道(《马说》)

B.闻寡人之耳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 (《出师表》)

C.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 无丝竹之乱耳(《陋室铭》)

D.恶闻正谏 死亦我所恶(《鱼我所欲也》)

8.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5分)

(1)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(2分)

(2)子房曰:“今日之事,非口舌所能争也。”(3分)

9. 用“/”给下面句子断句(断两处)。(2分)

即 位 十 有 五 年 圣 德 光 被 今 又 平 殄 高 昌

10. 齐威王实现齐国大治,唐太宗开创“贞观之治”,两位都是有作为的君主。在甲、乙两文中,他们在纳谏方面有什么异同?(4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