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会知网—教育招生考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

2024苏闽粤三省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

时间:2023-10-23作者:会知网

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
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5小题,20分)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下面小题。

平原君朱建者,楚人也。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,有罪去,后复事黥布。布欲反时,问平原君,平原君非之,布不听而听梁父侯,遂反。汉已诛布,闻平原君谏,不与谋,得不诛。

平原君为人辩有口,刻廉刚直,家于长安。行不苟合,义不取容。辟阳侯①行不正,得幸吕太后。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,平原君不肯见。及平原君母死,陆生素与平原君善,过之。平原君家贫,未有以发丧,方假贷服具,陆生令平原君发丧。陆生往见辟阳侯,贺曰:“平原君母死。”辟阳侯曰:“平原君母死,何乃贺我乎?”陆生曰:“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,平原君义不知君,以其母故。今其母死,君诚厚送丧,则彼为君死矣。”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②。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,往税凡五百金。

辟阳侯幸吕太后,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,孝惠帝大怒,下吏,欲诛之。吕太后惭,不可以言。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。平原君辞曰:“狱急,不敢见君。’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,说之曰:“君所以得幸帝,天下莫不闻。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,道路皆言君谗,欲杀之。今日辟阳侯诛,旦日太后含怒,亦诛君。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?帝听君出辟阳侯,太后大欢。两主共幸君,君贵富益倍矣。”于是闳籍孺大恐,从其计,言帝,果出辟阳侯。辟阳侯之囚,欲见平原君,平原君不见辟阳侯,辟阳侯以为倍己,大怒。及其成功出之,乃大惊。

吕太后崩,大臣诛诸吕,辟阳侯于诸吕至深,而卒不诛。计画所以全者,皆陆生、平原君之力也。

孝文帝时,淮南厉王杀辟阳侯,以诸吕故。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,使吏捕欲治。闻吏至门,平原君欲自杀。诸子及吏皆曰:“事未可知,何早自杀为?”平原君曰:“我死祸绝,不及而身矣。”遂自刭。孝文帝闻之惜之,曰:“吾无意杀之。”乃召其子,拜为中大夫。使匈奴,单于无礼,乃骂单于,遂死匈奴中。

(选自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,有删改)

【注】①辟阳侯:审食其。②往税:前去赠送。税:赠送,特指以财务助人办丧事。

10. 文中画波浪线(阴影)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,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。

大臣多害A辟阳侯行B欲C遂诛之D辟阳侯急E因使人F欲G见平原君

11.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善,指友好、要好,与《大学之道》“在止于至善”中“善”的意思不同。

B. 肉袒,指解开上衣,露出身体,古人用以表示请罪或投降,本文指投降。

C. “倍”的用法与《兼爱》“故盗贼有亡”中“有”的用法相同,都是通假字。

D. 而,指你们,与《<论语>十二章》“敏于事而慎于言”中“而”的意思不同。

12.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朱建曾担任过淮南王黥布的国相,但因有罪而离去,后又重新在黥布手下干事。

B. 黥布想造反时,问朱建怎样看此事,朱建极力反对,但黥布没有听从他的意见。

C. 朱建家境贫寒,连给母亲出殡送丧的钱都没有,陆生让朱建只管发丧,不必借钱。

D. 朱建的儿子后来出使匈奴,由于他对单于悖慢无礼,大骂单于,死在了匈奴。

13.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(1)平原君为人辩有口,刻廉刚直,家于长安。

(2)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,道路皆言君谗,欲杀之。

14. 朱建的刚正不阿、坚守道义是如何体现的?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。
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
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下面小题。

茂陵

李商隐

汉家天马出蒲梢②,苜蓿榴花遍近郊。

内苑只知含凤嘴③,属车无复插鸡翘④。

玉桃⑤偷得怜方朔,金屋修成贮阿娇⑥。

谁料苏卿⑦老归国,茂陵松柏雨萧萧。

【注】①茂陵:汉武帝刘彻的陵寝。②蒲梢:古代骏马名。③含凤嘴:诗中指打猎时胶泥黏合破损的武器。④鸡翘:皇帝出巡时,侍从在车上插有用羽毛装饰的旗。⑤玉桃:传说人吃了可长生不老的仙桃。传说,东方朔曾偷玉桃。⑥阿娇: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。传武帝年幼时曾说,如得阿娇为妻,将筑金屋以藏之。⑦苏卿:苏武。

15.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诗歌为怀古之作,多用典故是本诗的特点,用典大多与茂陵的主人有关。

B. 颔联写汉武帝休闲时刻喜欢打猎,也经常微服私访,体察下面的民情。

C. 颈联用了两个典故,分别批评了汉武帝沉迷长生不老和贪恋美色。

D. 全诗第二、八句重点写自然之景,一句生机勃勃,一句满目萧然,对比鲜明。

16. 清代纪昀说这首诗“前六句一气,七八掉转作收”,请结合诗歌所抒发的感情,谈谈对本诗结构的理解。

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

17.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。

(1)《荀子·劝学》中,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,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的两句是“ _______________ ,_______________ ”。

(2)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中,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两句是“________________ ,_______________ ”。

(3)《论语·里仁》中,孔子用“________________ ,_______________ ”两句表达了对见到“贤”与“不贤”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