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会知网—教育招生考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

2023高考作文押题 | 高考思辨类作文多角度命题

时间:2023-05-31作者:会知网


2023高考作文押题 | 高考思辨类作文多角度命题

预测一

命题人:尤立增

河北张家口一中,正高级教师,特级教师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。

蝉,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多年,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,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。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,悄悄爬到树枝上,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,飞向天空。蝉的这种状态就是“沉潜蓄势”。有人认为,“躺平”也是一种“沉潜”,是一种自我减负,所以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说法:“只要你选择躺平,世界就会为你让路。”

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【写作提示】

作文材料包含了较强的思辨意识。材料的第一部分引用成功学三大定律之一的“金蝉定律”,阐明一个道理: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积小胜为大胜、以量变求质变的过程。命题人引出“沉潜”这个审题的核心词语,旨在告诉我们,唯有时刻保持“饮冰十年,难凉热血”的韧劲,沉潜蓄势,厚积薄发,终会“不鸣则已、一鸣惊人”。材料的第二个部分的关键词是“躺平”,核心是某些人的观点:“躺平”也是一种“沉潜”。

要准确审题立意,首先要弄清“沉潜”和“躺平”两个词语的内涵,其次是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。

“沉潜”是一种策略,一种智慧;也可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;还可以指一种“忍”“韧”的哲学理念,一种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的心理素养,一种内向自省、锻造灵魂的手段。所以,“沉潜”就是做人做事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。“躺平”是一个网络热词,指的是“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,你内心都毫无波澜,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”,表示顺从心理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不少人将“躺平”视为自己的生活态度,乃至“人生哲学”。

“沉潜”等同于“躺平”吗?当然不是。这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。“沉潜”是韬光养晦积蓄的力量,是果断出手的一鸣惊人。“躺平”虽是一种短期内可以选择的缓和姿态,但人生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没有人可以不奋斗而获得成功,哪怕自己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,只要自己奋斗过,也就不留遗憾了。与之相反,如果一味躲在舒适的环境里,成功永远不会从天而降。

基于这样的判断,我们就可以确定立意角度。如“成功源自沉潜”“在沉潜中完成人生蜕变”,阐明以下道理:面临重重困难,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,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,不被浮华迷惑,专心致志积聚力量,并抓住适当的机会反弹向上,毫无疑问,我们就能成功地绝地反击。又如“沉潜不是躺平”“拒绝躺平,选择沉潜”,阐明以下道理:一个人选择“躺平”,总是随波浮沉,或怨天尤人,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,直至筋疲力尽;甘于沉下去,才可浮出来,要坚忍,耐得住寂寞孤独,不急不躁,淡泊名利、精益求精。再如“沉潜方知不足”“沉潜是为了蓄势”,阐明以下道理:沉潜实乃 “知不足”的空杯心态,敢于直面自身短板与不足,从而找准向内求实的方向;蓄势,则为一种“不知足”的积淀状态,刷新干事技能、优化做事方法、积累成事经验,从而练就堪当重任、能挑大梁的“铁肩膀”;沉潜是为了蓄势,蓄势则是为了更好地腾飞。当一个人彻底消除了“骄躁气”,以“知不足而不知足”的境界,潜心耕耘、不问前程,也就迎来了繁花绽放之时。

预测二

应健

浙江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,正高级教师,特级教师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生活中,大家往往努力争取更多,比如更多的资源、机会……以求实现自己的目标。但老子却说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,认为取“少”方能得到,求“多”反而不易得到。

以上论述颇有启示意义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【写作提示】

本题材料有两层意思。第一层概述了人们追求“多多益善”的社会现状,提出了求“多”才能有所成的观点。第二层借老子的语录,提出了人生求“多”未必能得,求“少”反而易得的观点。这两层意思之间属于二元辩证关系。

这个作文题的审题应分成四步:提取核心概念,归因分析,辨明关系,确定立意。

首先是提取核心概念,一是求“多”,二是求“少”。

其次,进行归因分析,从内因、外因两方面对两个概念进行分析。求“多”的外因在于社会多元复杂、科技日新月异、人们竞争激烈等,内因在于能掌握更多的选择权、主动权,获得更多的自信等。求“少”的外因在于社会浮躁、事物瞬息万变等,内因在于能专心致志、精益求精、从容淡定等。

再次,要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。从逻辑上分,概念之间主要存在相容并存关系、是非取舍关系、并非绝对关系、对立统一关系这四种关系,其中相容并存关系又分为并列、递进。本题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种关系进行立意。一种是把求“多”、求“少”作为相容并存关系。可以是并列关系,强调两者都重要,根据现实情况,顺势而为;可以是递进关系,从两者关系出发,侧重阐述求“多”的意义,也可侧重阐述求“少”的意义。一种是是非取舍关系。人生或只求“多”,多多益善;或只求“少”,少而专注。两者仅择其一。一种是对立统一关系。确立转化的条件,强调两者之间能够互相转换,如知“多”而求“少”,求“多”而取“少”。

【参考立意】

①求“多”求“少”,应把握时机,顺势而为。

②求“多”方能更“多”,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。

③“少则得”,专注执着,是成事的关键。

④知“多”而求“少”,才是正道。

【范文】

求多而守少

浙江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宋雅茹

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自然万物“多者”生存,人类亦把“多多益善”奉为圭臬。但“多”有时也让人困惑,在繁芜复杂中迷失方向。因此,唯有求多而守少,才能利用“多”之选择,成就“少”之精彩。

求“多”有其必然性。面对科技的更迭、信息的刷新,为了在时代洪流中站住脚,提高自身竞争力,人们热衷于求多:粮食要年年有余,赚钱要盆满钵满,工作要追求“斜杠”……的确,求多是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知的探索,对世界的热情。正是求多,使我们获得丰富的资源,站上更大的平台,创造源源不断的美好体验。

可为何面对“多”,也会让人烦恼,甚至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呢?究其深因,如果一味求多而守多,凡事只能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。即使消耗大量时间、精力,也只能粗粗涉猎,最终也易迷失自我。而守少则不同,它是阅尽千帆后的精取,是全神贯注的凝练,是心无旁骛的深入。

守少不是消极放弃、胡乱浪费,而是于繁杂中精选,有针对地专注。“守少则固,力专则强”,树木只有剪去多余枝杈,才能枝繁叶茂。“神舟”总设计师戚发轫曾兴趣广泛,但选择了航天事业,便两耳不闻窗外事,只执着于不让神舟飞船有一丝一毫的偏差;文物修复师付金凤曾纠结于众多专业选择,但选择了修复瓷器,便只顾细细打磨。他们不朝三暮四,不广泛撒网,而是精选守少,认准选择,做到极致,于是精进了自我,也创造了价值。

“多”是机遇的垂青,有了求多的基础,才有选择的余地;“少”是精进的过程,有了取少的筛选,才有静心的专注。兼有求多和守少,既能大胆开拓,又能精益求精。

如何才能于多中守少呢?这离不开对初心的守护。正如“当代愚公”毛相林执着于共同致富,才坚守乡村,带领村民挖凿出悬崖绝壁边的“天路”。只因守少的路途有热爱的加持,便能辨清心之所向,不为浮云干扰。

临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。凭饱涨的热情,求“三千”的机遇;以不改的初心,择“一瓢”的精华。求多而守少,以少而铸多。